粉紅色眼睛(結膜炎)的症狀

偶爾有紅眼睛是一回事。 另一種是結膜炎,是由覆蓋眼球或內眼瞼的透明膜的感染或炎症引起的病症。 通常稱為粉紅色眼睛,結膜炎的特徵是發紅,瘙癢,灼痛,流淚,並可導致眼睛周圍結痂。

由於它具有傳染性和並發症,因此重要的是要識別其體徵和症狀,進行評估,並在必要時接受治療。

頻繁的症狀

當一些人聽到“粉紅色的眼睛”這個詞時,他們通常認為它是高度傳染性的病毒,稱為流行性角結膜炎(EKC) 。 EKC與感冒病毒有關 ,可以通過學校,日託或辦公室進行掃描,感染咳嗽,打噴嚏和將病毒傳播給同伴。

但是,其他細菌和病毒也可能導致結膜炎,過敏症或化學污染物也會導致結膜炎。

EKC的症狀與所有形式的結膜炎常見的症狀相符,包括:

雖然EKC通常僅限於上述內容,但其他形式可能涉及這些和其他症狀。

按原因

粉紅色的眼睛可以是傳染性或非傳染性的。 如果您懷疑自己有此症狀,醫生可以評估您的症狀,以確定原因和適當的治療過程。

結膜炎大致可分為三組:感染性結膜炎,過敏性結膜炎和化學性結膜炎。

雖然它們都傾向於表現出發紅,不適和撕裂的症狀,但可能存在細微變化,使得它們與下一個不同。

病毒性結膜炎

病毒性結膜炎與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有關。 它通常只影響一隻眼睛,但如果你揉眼睛可能會影響到兩隻眼睛。

病毒性結膜炎通常會引起水腫,可能清澈,粘稠或略帶乳白色。 因為它與呼吸道感染密切相關,所以粉紅色的眼睛可能伴有咳嗽,打噴嚏,滴鼻和喉嚨痛。 淋巴結腫大也很常見。

通常,如果您有病毒性結膜炎,感染的第三至第五天將是最糟糕的。 之後,眼睛會開始自己改善。

除EKC外,其他病毒原因還包括單純皰疹病毒(HSV) ,它可能會影響兒童並導致成人復發性感染。 雖然不如EKC常見,但如果它超出角膜的最外層表面層,則可能會更成問題。

細菌性結膜炎

與粉紅色眼病的病毒形式不同,細菌性結膜炎通常會影響雙眼並產生厚厚的黃綠色放電。

在涉及的細菌類型中, 葡萄球菌,鏈球菌,棒狀桿菌,嗜血桿菌,假單胞菌莫拉氏菌是最常見的。

由於膿性(膿液)排出物可能很多,眼睛周圍的皮層通常會變得更厚,甚至可能會在早晨關閉眼皮。 淋巴結腫大不太常見,但可發生嚴重的淋病感染

淋病或衣原體還可以導致結膜炎的形式,稱為新生兒眼炎 ,其中細菌在通過母親的產道時被轉移到新生兒的眼睛中。 由於分娩後使用抗生素標準使用可避免大部分感染,未經治療的感染可導致眼睛疼痛,腫脹,並在生命的第一個月內出現膿性分泌物。

過敏性結膜炎

過敏性結膜炎可引發任何過敏反應,包括與季節性過敏食物過敏有關的過敏反應

過敏性結膜炎通常會影響雙眼,並可能伴有典型的過敏症狀,如蕁麻疹,瘙癢或過敏性鼻炎 (打噴嚏,充血,眼睛腫脹)。 雖然過度的撕裂是常見的,但眼部放電不如此。 在嚴重的情況下,結膜本身可能會出現皮疹。

另一種形式的過敏性結膜炎,稱為巨乳頭性結膜炎(GPC) ,是由於眼部持久性異物(如隱形眼鏡或眼縫)觸發內眼瞼丘疹樣丘疹的發展

化學結膜炎

化學結膜炎也稱為毒性結膜炎,其特徵在於對煙霧,煙霧或液體的急性發紅,撕裂和疼痛。 輕度病例,如涉及氯氣或煙霧的病例,往往在一天內得到改善。

暴露於更苛刻的化學品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解決。 像這樣的傷害可能會引發眼粘液(一種旨在保護眼睛的免疫應答)的過度產生,或者導致結膜蛋白分解形成角膜上的保護性屏障。 根據角膜損傷的程度,視力下降可能是暫時的或永久性的。

並發症

大多數結膜炎病例相對溫和,不會造成任何形式的眼部損傷。 在極少數情況下,並發症可能會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在一些更常見的結膜炎並發症中:

什麼時候去看醫生

由於某些類型的粉紅色眼睛具有傳染性,如果您的症狀伴有淋巴腺腫脹或任何呼吸道感染跡象 ,您應該去看醫生。 這對於社區傳播病毒的共同目標的學齡兒童尤其如此。

即使沒有其他明顯的症狀,如果你的粉紅色眼睛持續時間超過兩週,你仍然應該去看醫生或眼科醫生。

另一方面,如果您遇到以下任何症狀,應立即致電您的醫生:

這些是嚴重感染的跡象,可能需要更積極的治療。

>來源:

> Azher,T .; Yin,X .; Tajfirouz,D。等人 “單純皰疹性角膜炎:診斷和臨床管理方面的挑戰。” Clin Ophthalmol。 2017年; 11:185-91。 DOI:10.2147 / OPTH.S80475。

>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結膜炎(粉紅色眼睛)”佐治亞州亞特蘭大; 2017年10月2日更新。

>古德曼,D。 羅傑斯,J。 和利文斯頓,E。“結膜炎”, JAMA。 2013; 309(20):2176。 DOI:10.1001 / jama.2013.4432。

> Palafox S .; 賈斯珀,S。 Tauber,A。等人 “Ophthalmia Neonatorum。” J Clinic Experiment Ophthalmol 2011; 2:119。 DOI:10.4172 / 2155-9570.1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