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源性中風:未知原因的中風

中風是腦組織的死亡,通常是由部分腦部的血流中斷造成的。 可導致中風的常見血管問題包括腦血管的血栓形成(凝血), 栓塞 (傳播到大腦並留在那裡的血塊)以及涉及腦中血管的局部問題,如動脈瘤或炎。

有人中風後,醫生將嘗試確定具體原因,因為中風的根本原因通常決定最佳治療。 然而,在高達40%的案例中,沒有確定具體原因。 不明原因的中風被稱為隱源性中風。 (術語“隱源性”僅僅表示原因是神秘的,或令人困惑。)

中風是什麼時候稱為緻密性?

中風後,有時可能很難確定產生中風的血流中斷是否由形成的血栓(血栓),從其他地方(腦血栓)到達大腦的血塊引起,或其他血管問題。

一個中風不應該被稱為隱源性的,直到一個完整的評估完成而沒有產生一個特定的原因。 一般來說,這樣的評估應該包括腦部成像(使用CT掃描MRI掃描 ),供應大腦的血管成像(頸動脈雙相或經顱多普勒研究)以及可能的血管造影

此外,應該做一個完整的心臟超聲心動圖研究,尋找心臟的栓子來源。 潛在的心臟源包括心臟中的血塊(通常在左心房), 卵圓孔未閉(PFO)房間隔動脈瘤心房顫動二尖瓣脫垂(MVP)

如果在徹底評估後沒有發現原因,則認為中風是隱源性的。

隱源性中風的實際原因(如果它們可以被識別)是多重的,並且被標記為具有隱源性中風的人是異質性群體。 隨著醫學科學能夠提高識別個體患者中風病因的能力,據說患有隱源性中風的人數將下降。

誰得了隱源性中風?

患有隱源性中風的患者的情況通常與患有可識別原因的患者相同。 他們傾向於是有心血管疾病典型風險因素的老年人。

男性和女性都可以看到緻密性中風。 他們在黑人和西班牙裔中可能更常見。 雖然年輕人(50歲以下)的隱源性中風在醫生和醫學文獻中受到很多關注,但研究表明隱源性中風的實際年齡分佈與非隱源性中風的相同。 也就是說,識別年輕人腦卒中病因的能力與老年人的基本相同。

隱源性卒中後的前景是什麼?

一般來說,患有隱源性中風的患者的預後似乎比非隱源性中風好一些。

儘管如此,2年中風復發率平均為15-20%。

由於預防卒中復發的治療取決於卒中的原因(栓塞性卒中後使用華法林進行抗凝治療,血栓性卒中後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療),隱原性卒中後的最佳療法尚不清楚。 然而,專家在這一點上的共識傾向於使用抗血小板治療。

PFO爭議
隱源性中風更具爭議性的一個方面是卵圓孔未閉(PFO)多久導致卵圓孔未閉的問題,也稱為心臟漏洞。

毫無疑問,一些隱源性中風是由通過PFO的血塊產生的,進入血液循環並進入大腦。 然而,這種現象非常罕見,而PFO非常普遍。 (通過超聲心動描記術,25%的所有人都可以識別PFO。)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研究評估了使用PFO閉合裝置治療原因不明的患者的潛在好處令人失望 - 未發現後續中風的減少。 同時,用於結束PFO的程序使患者面臨潛在的嚴重副作用。

在某些患者中,關閉PFO可能是有益的。 但目前還沒有確定哪些患有隱源性中風和PFO的患者將從PFO閉合中受益的已證實的方法。

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通過使用經顱多普勒研究 ,結合泡沫研究,醫生可以開始檢測那些可能由PFO引起隱源性中風的特定患者。 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評估是否關閉PFO將減少這部分患者的後續中風。

然而,最終的結果是,隱源性卒中患者常規關閉PFO現在是不合理的。 2016年美國神經病學會警告不要經常為遭受隱源性中風的人提供PFO封閉。

心房顫動和隱性卒中

房顫是眾所周知的栓塞性卒中的原因,而房顫患者一般需要抗凝。

最近的證據表明,大多數具有隱源性中風的患者可能患有“亞臨床”心房顫動 - 即房顫發作不會導致顯著症狀,因此無法識別。 此外,有數據表明,長期動態心臟監測可能有助於確定患有隱源性中風的患者的亞臨床房顫。 在這些患者中,推測可能與其他房顫患者一樣,抗凝治療可能會降低卒中復發風險。

資料來源:

> Cujec B,Polasek P,Voll C,Shuaib A.食管超聲心動圖檢測腦卒中患者栓塞潛在心臟源。 1991年中風; 22:727。

> Lansberg MG,O'Donnell MJ,Khatri P等人。 抗血栓和溶栓治療缺血性中風:抗血栓治療和預防血栓形成,第9版:美國胸科醫師學會循證臨床實踐指南。 Chest 2012; 141:e601S。

> Messe SR,Gronseth G,Kent DM,et al。 實踐諮詢:卵圓孔未閉專家的複發性腦卒中(實踐參數更新,美國神經病學會指南制定,傳播和實施小組委員會的報告。 神經病學 2016年7月27日在線發布。10.1212 / WNL.0000000000002961

Mohr,JP,Choi,WC,Grotta,JC等人。 Stroke:Pathophysiology,Diagnosis and Management,4th Edition,Churchill Livingstone,New York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