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成形術和支架術後再狹窄

再狹窄是指在用血管成形術支架治療堵塞後, 冠狀動脈逐漸再狹窄。 如果發生再狹窄,通常在手術後3-12個月內發生。 由於再狹窄使動脈再狹窄, 心絞痛症狀一般會復發。

再狹窄在血管成形術最早的日子被認為是一個問題,發生在多達40-50%的僅用血管成形術治療的患者中。

事實上,支架的開發首先是為了減少再狹窄的發生率。

在很大程度上,支架已經取得了成功。 即使使用第一代裸金屬支架(BMS),再狹窄的發生率也大幅降低(12個月內約為20-30%)。 隨後,開發藥物洗脫支架(DES)以試圖進一步降低再狹窄。 在DES中,支架塗有抑制導致再狹窄的組織生長的藥物。

第一代DES在5年後將再狹窄的發生率降低至約15%。 較新的DES將再狹窄率進一步降低至五年時的5-7%。

什麼導致再狹窄?

血管成形術(和支架放置,因為它總是伴隨血管成形術)是組織創傷的一種形式。 在血管成形術期間,攜帶放氣球囊的導管穿過冠狀動脈中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然後球囊膨脹。

球囊的膨脹壓縮了斑塊,因此擴大了動脈的開口。 一個支架 - 一個小支柱系統 - 然後在血管成形術的部位擴張,以防止擴張的動脈塌陷。 壓縮(或“粉碎”,如果您願意的話)斑塊不是一個溫和的過程,並且幾乎總是對血管壁造成創傷。

由於治療部位的組織生長而發生再狹窄。 它幾乎可以被認為是血管成形術局部創傷後“癒合”過程的結果。 通常排列于冠狀動脈的內皮細胞在創傷部位增殖。 如果內皮細胞的這種增殖過度,則細胞可能阻塞支架部位的血管。

由於復發性動脈粥樣硬化 - 也就是造成冠狀動脈阻塞的過程,再狹窄也可能發生。 在動脈粥樣硬化後引起的再狹窄傾向於在手術後出現相對較長時間 - 一年或更長時間。 更典型的再狹窄通常在手術後6個月內並且幾乎總是在12個月內出現,通常由內皮組織生長引起。

再狹窄與血栓形成

再狹窄與更可怕的支架血栓形成不同 - 支架突然從血栓形成中被阻塞。 支架血栓形成通常是一場災難,因為它通常會使冠狀動脈突然完全堵塞。 支架置入後的頭幾週或數月內血栓形成的風險最高,但使用血小板抑製藥物可大大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

晚期支架內血栓形成的風險也很小 - 支架置入後一年或更長時間內發生血栓形成 - 近年來,抗血小板藥物應該持續至少1年,甚至更長時間。 然而,預防晚期支架血栓形成的最佳方法仍然存在爭議。

如何治療再狹窄?

雖然DES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支架再狹窄的發生率,但它並沒有消除這個問題。

如果再狹窄發生並且正在產生心絞痛症狀,治療通常需要重複手術 - 通常在同一位置插入第二支架。

心絞痛的醫療(非侵入性)治療也是一種選擇。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是支架再狹窄患者的另一種選擇,特別是如果第二次支架後再次出現再狹窄。

概要

再狹窄最初是使用血管成形術和支架治療冠狀動脈疾病的主要限制。 隨著支架技術的改進,再狹窄現在作為一個問題受到極大的限制。 然而,現代支架的使用已經引發了另一個管理問題,以治療冠狀動脈疾病 - 支架血栓形成。 降低這一新問題風險的最佳方法仍在製定中。

>來源:

> Dangas GD,Claessen BE,Caixeta A等人。 藥物洗脫支架時代的支架內再狹窄。 J Am Coll Cardiol 2010; 56:1897年。

> Piccolo R,Stefanini GG,Franzone A等。 依維莫司洗脫支架與依維莫司洗脫支架相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Meta分析。 Circ Cardiovasc Interv 2015; 8。

>RäberL,Wohlwend L,Wigger M等人。 隨機對照西羅莫司洗脫支架和紫杉醇洗脫支架的5年臨床和造影結果:西羅莫司洗脫支架與紫杉醇洗脫支架冠狀動脈再血管化的結果。 Circulation 2011; 123: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