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竇房結綜合徵

竇房結變得足夠引起產生症狀的心動過緩 (心率減慢)時,會出現病態竇房結綜合徵。 患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的患者需要使用永久起搏器進行治療以緩解症狀。

除了症狀性心動過緩之外,病態竇房結綜合徵也常伴有房顫發作 ,這可能需要額外的治療。

病態竇房結綜合徵是老年人的病症,最常見於70歲以上的人群。

什麼原因導致病態竇房結綜合症?

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的最常見原因是影響竇房結的年齡相關性纖維化(右心房中產生心臟電脈衝的微小結構)。 “纖維化”是指正常組織被瘢痕組織的形式所取代。 當纖維化影響竇房結時,可導致心動過緩。 當心動過緩由竇房結問題引起時,稱之為“竇性心動過緩”。

影響竇房結的年齡相關纖維化也可能影響心房肌本身。 這種廣泛的心房纖維化導致常伴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的心房纖顫。

此外,這種纖維化也會影響房室結 。 如果確實如此,竇性心動過緩可能伴有心臟傳導阻滯

所以在病態竇房結綜合徵中,實際上可能有兩個導致心動過緩的原因 - 竇性心動過緩和心臟傳導阻滯。

在某些情況下,其他醫療狀況會影響竇房結,導致竇性心動過緩。 這些條件包括:

然而,與衰老相關的纖維化是病態竇房結綜合症的最常見原因。

什麼症狀與病態竇房結綜合症有關?

最突出的症狀通常是由於心率緩慢引起的,包括:

在一些患有病態竇房結綜合症的人中,這些症狀只有在他們試圖施加壓力時才會發生,並且在休息時他們會感覺良好。 在這些情況下,主要問題是無法在活動期間適當提高心率,這種情況稱為“ 變時性無能”

病態竇房結綜合徵與心房顫動

患有竇性結節病的人也有心房纖顫發作,經常會出現竇性心動過緩引起的症狀,此外他們可能有心動過速(心率過快)症狀,尤其是心悸 。 發作緩慢和快速心率的患者據說患有心動過緩 - 心動過速綜合徵,或稱“慢性 - 快速綜合徵”。

與brady-tachy綜合徵有關的最麻煩的症狀是暈厥。 意識喪失通常在房顫突然終止後立即發生,導致心率延遲。

這種長時間的暫停發生是因為,當竇房結已經“病態”時,心房纖維性顫動往往會進一步抑制其功能。

所以,當心房顫動突然停止時,竇房結可能需要幾秒鐘才能“醒來”並開始再次產生電脈衝。 在此期間,可能會有10秒或更長時間沒有心跳 - 導致極度頭暈或暈厥。

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如何診斷?

診斷病態竇房結綜合徵通常並不困難。 當發現抱怨典型症狀的人在他們的心電圖(ECG)上發現顯著的竇性心動過緩時,正確的診斷通常是非常明顯的。 當患有竇房結疾病的患者也發現有房顫發作時,診斷為“緩慢多變”的病態竇房結綜合徵。

因為導致竇房結疾病的纖維化有時會影響房顫節段,所以患有心動過速綜合徵的人也可能有部分心臟阻滯,因此心房纖顫時心率較慢。 因此,無論何時發現心房顫動患者的心率相對較慢(在沒有旨在減緩心率的藥物治療的情況下),這應該會給醫生一個強烈的線索,即患者可能也存在病態竇房結綜合徵。

只需在運動過程中觀察患者的心率,醫生就可以對變時性無能進行診斷 - 例如在壓力測試中 。 由於變時性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疾病,並且很容易治療(對速率敏感的起搏器),因此對於輕度或中度勞累的老年人來說,確保他們的醫生做適當的評估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治療病態竇房結綜合症?

幾乎所有患有病態竇房結綜合症的人都應該接受永久起搏器治療。

起搏器對於患有慢性病竇綜合症的人特別重要,原因有二。 首先,這些患者經歷暈厥的風險相對較高(從房顫終止時長時間停頓)。 其次,許多常用於治療心房纖顫的藥物( 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抗心律失常藥物 )可能會使竇房結疾病惡化得更厲害。 植入心臟起搏器可預防暈厥,並可使醫生更安全地治療心房顫動

一句話來自

在病態竇房結綜合徵中,竇房結疾病引起足夠的心動過緩導致症狀 - 最典型的是容易疲勞或頭暈。 這種情況還可能伴隨著房顫,這與竇房結疾病一起使得可能發作暈厥。 病竇綜合徵用永久起搏器治療。

>來源

> Epstein AE,DiMarco JP,Ellenbogen KA等。 ACC / AHA / HRS 2008基於設備的心律異常治療指南:美國心髒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實踐指南特別工作組報告(編寫委員會修訂ACC / AHA / NASPE 2002植入指南更新心臟起搏器和抗心律失常裝置):與美國胸外科協會和胸外科醫師協會合作開發的。 Circulation 2008; 117:E350。

> Fogoros RN,Mandrola JM。 心動過緩評估中的電生理學研究:SA節點,AV節點和His-Purkinje系統。 在:Fogoros的電生理測試,第六版。 2017年,Wiley Blackwell。

>約瑟夫森,我。 竇結節功能。 在:Clinical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Techniques and Interpretations,4th,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Philadelphia 2008. p.69-92。